乙未抗日史料彙編
點閱:1作者:海峽學術出版社編
出版年:1999
出版社:海峽學術
出版地:臺北市
集叢名:臺灣史料新刊:5
格式:JPG
頁數:470
ISBN:9789579793056
分類:歷史  
同書類書籍
作者:海峽學術出版社編
出版年:1999
出版社:海峽學術
出版地:臺北市
集叢名:臺灣史料新刊:5
格式:JPG
頁數:470
ISBN:9789579793056
分類:歷史  
西元一八九五年,若論中國干支紀則為乙未
如果說,歷史研究的目的,在於通達古今的變局,那麼這一年是值得我們認真記取的。
稍早於這一年,孫中山面對戰敗割地「辱國喪命的」危機,毅然在檀香山成立「興中會」是為近代中國革命運動的開始。
就在這一年,康有為也在各省知識菁英聯名反對割台的背景下,號召在京十八省舉人一千二百餘人,向大清皇帝力爭「變通新法」,是為近代中國憲政運動的發端。
也就從一年起:「義不臣倭」的台灣同胞向日軍展了血戰,屢仆屢起,前後長達八年之久,這是台灣史上取悲愴的一頁,也是近代中國人民算發性武裝抗日的起點。
適讀年級? | SR值 |
---|---|
一年級 | ~284 |
二年級 | 284~357 |
三年級 | 345~404 |
四年級 | 395~453 |
五年級 | 449~508 |
六年級 | 478~536 |
七年級 | 496~566 |
八年級 | 503~581 |
九年級 | 535~622 |
十年級 | 602~659 |
十一年級 | 646~708 |
十二年級 | 661~720 |
高於十二年級 | 720~ |
更多詳細內容請見SmartReading適性閱讀